FMEA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导读】
FMEA原义是指对产品丧失规定功能状态的表现形式及失效后果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失效产生后的严重度、频度和不可探测的程度。通过分析对风险系数较人的火效模式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FMEA原义是指对产品丧失规定功能状态的表现形式及失效后果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失效产生后的严重度、频度和不可探测的程度。通过分析对风险系数较人的火效模式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降低失效减险。
 
    FMEA共有两种类科:
    一、针对产品设计而进行的FMEA被定义为设计FMEA,缩写为DFMEA。
    二、针对制造过程而进行的FMEA被定度为过程FMEA,缩写为PFMEA,在一个新产品开发项目中,上述两种类型的FMEA分别应用于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两个主要阶段。
 
    FMEA在设备管理中一般应用在设备的前期设计、制造阶段及设备更新、改造阶段,通过估计潜在失效模式、后果及其严重度,分析潜在火效的起因及其发生的频度,说明现行控制措施和评估不易探测度,计算风险系数,提出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验证措施的有效性。以达到控制品质要求。
 
    在这里上要讲述FMEA在设备导入后的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本人从FMEA的理论和工作中的实践总结出一套设备管理FMEA方法。主要在重点设备导入试运行阶段和设备人修后对设备的整机性能及设备各个土要部件及部位失效(故降)模式及后果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当一台新设备入,一进行安装试运行合格后,就开始对这台机器的格机进行分析,当确认该设备为。重点设备时,就开始进行FMEA分析。成立FMEA小组,由IE工程师、PE工程师、设备管理工程师、                                                                                                   设备维修工程师等相关技术人员组成。
 
    首先把该设备的对枯机有影响的零部件列出清单:
    1.简单陈述被分析部件的功能,

    2.对照功能要求估计潜在的失效(故障)模式,并一一列出,这些火效模式可能发生(但并一定非得发生)如:振动、变形、腐蚀、疲劳、裂纹、破裂、磨损、渗漏、堵塞、发热、烧损、各种绝缘、油质、材质的劣化、噪声、脱落、短路等等失效模式,要从最坏处着眼,不存在侥幸心里,这是施行FMEA第一个关键步骤。

    3.估计失效后果,包括失效对整个机器的直接影响和对整个生产造成的影响,对后果的估计应从安全生产的角度出发。如发生安全事故、危害到操作者、不能生产、产品质量降低、生产速度减慢、性能不稳定、噪声、外观不良等。当失效后果危及设备安全及操作者安全时,必须予以特别重视。

    4.评估失效后果的严工度(S),通常采用分级方法描述,严一度为10级,最严重计10分,没有影响计1分,推荐评分标准如表1。
 
 
    5.分析潜在火效的起因
    对每一个潜在的失效模式在尽可能广的范围内列出可以想到的每一个失效起因。若起因是唯一的,那么当纠正了此起因,此种失效就不可能发生,此栏工作即结束;若起因有多个,则需要进行多方法分析如试验之类的方法来明确哪些是主要起因,哪些能得到控制。失效起因可能与设备设计、制造、安装中存在缺陷:材料选用不当或有缺陷;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变形、疲劳、振动、腐蚀、变质、堵塞等;维护、润滑不良,调核不当,操作失误,过载使用,长期火修或修理质嫩不高等;环境因素及其它原因造成。分析导致火效发生的原囚,是为了寻找设备的薄弱环节,从而为进一步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确定方向。

    6.评估每个失效起因发生的概率(0),然后分成10个等级,推荐的评分标准如表2。

    7.说明现有的控制措施,大致分四类:
    (1)能阻止失效起I或火效模式的发生,或有效减少失效的概率:
    (2)虽不能阻止失效模式的发生,但在火效发生时,能有效减轻失效后果的严重度。如带微机操作设备加UPS,减少突然停电造成的微机数据丢失等就属于这一类。
    (3)虽不能阻止失效模式发生,但能感知失效的征兆,及时预报,以便采取其它防范措施,如各类报警装置。
    (A)只能六明失效模式。

    8.进行不易控测度(D)分析,是指现行的控制措施的有效程度,分为10级如下表3
 
 
    9,计算现有的风险系数(RPN)
    现有风验系数是严垂度(S),频度(0)和不易探测度(D)的乘积
                                       RPN=S×O×D
    RPN数值越人,代表风险越大,工程师必须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努力减少RPN值。

    10.提出和实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1)首先应对RPN值最高的失效模式提出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2)若失效模式的后果危害操作人员,应采取纠止措施,消除或控制其起因发生,或对操作人员明确规定适当的保护措施。
    (3)若缺乏正确有效的纠正措施,如果用提高渊控能力来减少RPN,一般讲是不经济的,且效果较差,因此在有些场合耍改变部件的设计、甚至改变现行控制系统的设计,重点放在降低失效模式发生的频度(0)上。
    (4)降低失效模式发生的频度,可根据设备零部件的使用周期和助损性质,制定规范化的点制表,制定详细的保养计划、检修计划、大修计划、备件计划,及时修复或更换零部件。尽可能的让失效模式的发生在控制范围内,减少失效模式发生的频率

    11.重新评估
    (1)按规定的时间对实施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重新评定火效模式的严重度、频度和不易探测度,重新计算风险系数RPN。
    (2)若未采取任何纠正措施,“纠正后的RPN”栏为空白
    (3)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往往不可能一次成功,需要不断改进不断验证,只有当严重度和风险系数均大辐下降,达到满意程度时,FMEA才告结束。

    12.形成FMEA报告、保存记录。
    附: FMEA-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表。
 
 
  • 2019-08-24 17:19
  • 我要分享:
声明:文章"FMEA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为上海御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您所在位置:FMEA系统 > 质量管理系统资讯 > FMEA资讯 >

联系清泰代表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