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中心
产品体验
质量管理解决方案
质量管理案例
-
服务与支持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FMEA动车组可靠性评估解决方案
- 【导读】
- FMEA能够在动车组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时,根据其零部件的设计、制造、检查方式以及维修手段等对故障进行逐一的分析与排查,最终对故障模式进行确认,同时找出该故障对动车组
FMEA能够在动车组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时,根据其零部件的设计、制造、检查方式以及维修手段等对故障进行逐一的分析与排查,最终对故障模式进行确认,同时找出该故障对动车组的性能、安全性以及准时率等可能造成的影响,并通过对各个故障的分析找出动车组运行中的薄弱环节,进而增强动车组的可靠性,同时为动车组的运维计划、后勤保障等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一、FMEA的基本介绍
FMEA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硬件法,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首先将各种硬件产品逐一列出,然后对各个硬件产品可能出现的故障模式进行分析并对此进行评价,对于已经设计完成或已经在投入使用的产品,通常采用这种方法;另一种是功能法,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列出产品的输出功能并加以分析,功能法重在分析系统的功能图而不是硬件产品,因此,该方法主要用于产品研发阶段。
二、动车组FMEA的定量分析
动车组是已经设计完成并投入使用的产品,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硬件法在动车组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具体步骤如下:
(一) 对故障位置进行确认
首先应当对动车组的故障进行精确的定位,利用层次结构将动车组的故障精确到系统甚至各个零部件。
(二) 对故障模式进行分析
用于描述动车组故障的表现形式,根据动车组的故障现象,可以将故障分为功能故障和潜在故障两类,前者是动车组不能按照预定的功能完成相关作业,后者则是一种指示功能故障,具体是指故障将要发生时的一种可鉴别的状态。
(三) 对故障代码进行编制
根据动车组的结构、各个工作单元的故障模式,将各个故障进行编制,形成一个统一的编码体系,便于故障的记录与排查检修。
(四) 对故障原因进行探究
对动车组每一个故障的产生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找出故障产生的根本原因,不仅能够降低故障的发生频率,还能够为动车组的优化设计以及可靠性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合理的依据。对于动车组故障原因的分析,应当从故障的物理成因和化学成因两个方面展开,通常探究的是故障发生的直接原因。
(五) 对故障频度进行等级划分
故障频度通常用于度量动车组故障模式发生的频度,是根据动车组在实际运营时的故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得到的结果。通常而言,故障频度分为1-10十个等级,根据动车组故障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失效的频率进行划分。如持续性故障,即发生可能性很高的故障,它的可能失效的频率为每百万公里大于100次,因此可以判断其等级为10级;而对于失效不太可能发生的故障,即发生可能性极低的故障,它的可能失效的频率为每百万公里小于0.01次,因此可以判断其等级为1级。其余8个等级都是按照该原则进行划分。
(六) 对故障影响进行评价和记录
故障影响指的是动车组每一种故障模式对其工作状态、功能等造成的各种不良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故障影响不仅涉及动车组的某一系统,甚至还可能涉及动车组的整体功能,因此,在对故障影响进行评价和记录时应当按照层次进行划分。
(七) 对故障严重程度进行等级划分
故障严重程度是在对动车组安全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安全标准以及专家的协助进行的定性判断后,按照62278-2002国标来制定的故障严重程度建议评估值。按照故障的后果以及相应的判定准则可以将其划分为1-10十个等级,对于没有影响的后果,其判定准则为没有可识别的影响,则它的等级为1级;而对于未能符合安全标准的后果,其判定准则为造成灾难或者严重毁坏,则它的等级为10级,其余8个等级都是按照该原则进行划分。
(八) 对探测度进行等级划分
探测度是检测故障难易程度的等级划分,具体指的是对动车组故障被发现的可能性进行的评估,按照相应的判定准则将其划分为1-10十个等级,10级为最高等级,该等级的故障在动车组检修中很难被发现,对于这类故障需要通过专项维修才能达到目的;1级为最低等级,该类故障能够在动车组的运行中发现,不需要进行特别的处理。